在中华酒文化的长河中,苏东坡的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”一句,不仅道出了文人墨客对酒的热爱,也展现了酒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。苏东坡的酒趣,正是白酒多样性的缩影。我们将深入探讨白酒的种类及其特点,以期对这一传统饮品有更全面的了解。
白酒的生产方式分类
白酒的生产方式可以分为三大类:固态法、半固态法和液态法。
固态法白酒:这是我国大多数名优白酒的传统生产方式,包括大曲白酒、麸曲白酒和部分小曲白酒。固态法白酒的酒醅含水分约60%,通过固态配料、发酵和蒸馏,产生不同香味成分,种类繁多,产品风格各异。
半固态法白酒:主要指小曲白酒的传统生产方式,包括先培菌糖化后发酵工艺和边糖化边发酵工艺。
液态法白酒:采用液态配料、液态糖化发酵和蒸馏,与酒精生产相似。但全液态法白酒的口味欠佳,需与传统固态法白酒工艺结合,形成应有的风味质量。
白酒的糖化发酵剂分类
白酒的糖化发酵剂分类同样多样,主要包括大曲白酒、小曲白酒和麸曲白酒。
大曲白酒:采用小麦、大麦和豌豆等原料,拌水后压制成砖块状的曲坯,在曲房中培养,微生物生长制成。大曲既是糖化剂又是发酵剂,同时还是生香剂,使白酒具有独特风味。
小曲白酒:以小曲为糖化发酵剂,生产周期短、出酒率高、酒质醇和,但香味物质相对较少。
麸曲白酒:以麸皮为载体培养的纯种曲霉菌为糖化剂,生产周期较短,出酒率较高,但酒质一般不如大曲白酒。
白酒的香型分类
白酒的香型分类更是丰富多彩,包括浓香型、酱香型、清香型、特香型、馥郁香型、米香型、凤香型、兼香型、豉香型、芝麻香型、药香型、老白干香型等。
浓香型白酒:以泸州老窖特曲为代表,风味特征是窖香浓郁、绵甜醇厚、香味谐调、尾净爽口。
酱香型白酒:以茅台酒为代表,采用高温制曲、高温堆积、高温多轮次发酵等工艺,风味特征是酱香突出、幽雅细腻、酒体醇厚。
清香型白酒:以汾酒为代表,风味特征是清香纯正、醇甜柔和、自然协调、后味爽净。
白酒的其他分类法
除了上述分类,白酒还可以按酒质、酒精度数、原料等进行分类。
按酒质:可分为高档白酒、中档白酒和低档普通白酒。
按酒精度数:可分为高度白酒、降度白酒和低度白酒。
按原料:可分为高粱白酒、玉米白酒、大米白酒等。
勾兑酒与酿造酒的差别
纯粮固态发酵白酒采用完全传统的酿酒工艺,以粮食为原料,经过粉碎后加入曲料,在泥池或陶缸中自然发酵,经过高温蒸馏后生产出来。制作过程中对选料、生产用水、制曲过程、窖池数量、入窖固态发酵、蒸馏、贮藏、勾兑、灌装等理化分析程序都有一定要求。
而食用酒精勾兑的白酒,则分为纯液态法和固液结合法两种生产方式。液态法白酒是指含有淀粉、糖类物质为原料,采用液态糖化、发酵、蒸馏得到基酒或食用酒精,可用香醅串香或用食品添加剂调味调香,勾兑而成的白酒。
白酒的保质期
白酒通常没有保质期,酒在存放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酯类物质,即俗称的“醇化”过程。不同香型的白酒都有各自的主体香,如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味成分是己酸乙酯,而清香型白酒的则是乙酸乙酯。
相比之下,用酒精兑制的新工艺白酒成分就简单多了。虽然食用酒精是用玉米、薯干等的淀粉类物质液态发酵而成,但引入的菌种比较单一,除了酒精,其他的酯、醛等物质都比较少,而且还会被当成杂质去除掉。用来勾调白酒的香精,多是化学合成,主要是酯类、酸类、醇类及羰基化合物类。
白酒的种类繁多,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特点。无论是传统工艺的固态法白酒,还是新工艺的液态法白酒,都值得我们去品味和欣赏。在今后的日子里,让我们共同探索白酒的奥秘,感受中华酒文化的魅力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仁和酒业客服「仁和酒业俄语招聘信息」
2025-07-18 02:24:18江小白酒:探索新兴白酒品牌的内涵与魅力
2025-07-16 00:16:20全国各大白酒酒庄-国内知名白酒连锁店
2025-07-14 00:20:57晋泉五年陈酿高粱白酒价格及购买渠道分析
2025-07-13 01:50:30茅台酒厂的规模和生产能力,茅台一年产多少瓶酒
2025-07-12 01:07: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