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浓香佳酿
五粮液,作为中国最著名的白酒之一,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,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本文将带领您穿越时空,了解五粮液的诞生、发展历程以及其品牌文化的演变。
一、五粮液的起源与发展
公元1368年的明朝初年,宜宾人陈氏继承了姚氏产业,总结出陈氏秘方,五粮液用的就是“陈氏秘方”。此酒两名,文人雅士称之为“姚子雪曲”,下层人民都叫“杂粮酒”,这就是而今五粮液的直接前身。保留至今的明朝老窖,已有600多年的历史,现仍在使用。1909年,陈氏秘方传人邓子均将酒带到一个家宴上,晚清举人杨惠泉品尝后,建议更名为“五粮液”,寓意其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,是一个雅俗共赏的名字。
二、五粮液的历史渊源
相传,宜宾早在汉时已盛行酿酒,唐代大诗人杜甫于永泰元年(公元765年)到戎州(今四川宜宾),在所写《宴戎州杨使君东楼》诗中,就提到“重碧牛青酒,轻红臂荔枝”之句。其时所产“重碧酒”和“荔枝绿”均为唐宋时期的名酒。而五粮液原名杂粮酒,据说创始于明代,至今酿造用的酒窑,乃是明代遗物。当时系仿宋代名酒荔枝绿之制法,用多种谷物配合酿制,经历代不断改进发展而成。
三、五粮液品牌文化的演变
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白酒行业中继续健康发展,五粮液集团公司于2006年提出了“由品牌走向文化”的口号。围绕这一口号,集团公司启动一系列的品牌运作,依托深厚的五粮液酒文化,打造“文化酒”,以实现由品牌文化向文化品牌的市场转换。
2006年6月,五粮液“首届中国白酒文化复兴与品牌塑造研讨会”召开;2006年8月,五粮液酒成为“2006海峡两岸同祭孔”曲阜孔庙祭孔大典唯一祭祀酒;9月,四川省宜宾市政府和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,五粮液集团的“明代古窖池群、传统酿酒技艺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启动;10月,五粮液与家乐福(中国)有限公司联手举办第一届“五粮液家乐福白酒文化节”。
五粮液结合中国酒文化历史传统,推出的一系列文化营销活动,彰显出“中庸和谐、醇而浓厚”的酒文化思想,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五粮液集团公司还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运营架构,从根本上保证“文化酒”的品牌资源和营销队伍的良性发展。
四、五粮液的品牌价值与市场地位
五粮液在中国市场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,是浓香型白酒的杰出代表。她以高粱、大米、糯米、小麦和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,以"包包曲"为动力,经陈年老窖发酵,长年陈酿,精心勾兑而成。她以"香气悠久、味醇厚、入口甘美、入喉净爽、各味谐调、恰到好处、酒味全面"的独特风格闻名于世,常用作喜庆宴会及馈赠亲友的热门选择。
数年来"五粮液"品牌连续在中国白酒制造业和食品行业"最有价值品牌"中排位第一,2004年其品牌价值达3082亿元,具有领导市场的影响力。2004年底,五粮液稳居全国白酒评比第一名。"五粮文化"自不用多言,是中国5000年农耕文化的代表,将中国酒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大中华文化融会贯通,不能不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。
五、五粮液的酿造工艺与传承
据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中国先生介绍,新品68度五粮液基酒来源于五粮液集团的600年窖池,其价值可与国家文物比美;其生产班组是从生产五粮液的班组里抽调精兵强将组成,五粮液调动了生产系统、产品研发系统、506车间、宣传系统和物资采购系统等各大系统协作,几乎是举"全身之力"来酿制。
五粮液,这颗璀璨的白酒明珠,从历史深处走来,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酒文化精髓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五粮液将继续传承与创新,为世界呈现更多优秀的白酒作品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五粮液g酒图片(老五粮液酒)
2025-08-23 00:06:45牛栏山酒:历史传承与品牌特色解析
2025-08-18 00:28:30揭秘唐朝老窖与五粮液国宾酒:传承大唐盛世文化的佳酿传奇
2025-08-05 02:48:22南阳酒文化:赊店老酒的传奇与传承
2025-08-03 02:38:56五粮液葡萄酒全解析:品牌、产品与存放知识
2025-08-03 01:40: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