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酒,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之一,与糖、盐等生活必需品一样,历来备受国家关注。新中国成立后,我国对白酒进行了五次评比,茅台酒、汾酒、泸州老窖等品牌在历次国家评酒会上均被评为名酒,而五粮液、西凤酒、董酒、古井贡酒也多次荣获此殊荣。即便现在不再进行白酒评比,这些名酒品牌已深入人心,融入了亿万家庭的生活。在众多香型白酒中,浓香型白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口感,备受喜爱。以下是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及相关介绍。
浓香型白酒制作方式
1. 原料处理:浓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,但市场普遍流行多粮,尤其是以五粮(高粱、大米、玉米、糯米、小麦)为原料。采用续糟法工艺,原料需经过多次发酵,因此不必粉碎过细,仅需将每粒高粱破碎成4~6瓣即可。
2. 出窖:使用经多次循环发酵的酒醅(母糟、老糟)进行配料,人们称之为“万年糟”。起糟出窖时,需先将黄水抽尽,称为“滴窖降酸”和“滴窖降水”。除去窖皮泥,起出面糟,再起粮糟(母糟)。在起母糟之前,堆糟坝要彻底清扫干净,以免母糟受到污染。
3. 配料与拌和:配料主要控制粮醅比和粮糠比,蒸料后要控制粮曲比。配料时需加入较多的母糟,以调节酸度和淀粉浓度,为下排的糖化发酵创造适宜的条件。增加母发酵次数,充分利用残余淀粉,并使酒醅有更多机会与窖泥接触,多产生香味物质。配料要做到“稳、准、细、净”,严格控制原料用量、配醅加糠的数量比例等,并根据原料性质、气候条件进行必要的调节,尽量保证发酵的稳定。
4. 蒸酒蒸粮:“生香靠发酵,提香靠蒸馏”,说明白酒蒸馏相当重要。蒸馏的目的,一方面是使成熟酒醅中的酒精成分、香味物质等挥发、浓缩、提取出来;通过蒸馏排除杂质,得到所需的成品酒。典型的浓香型酒蒸馏采用混蒸混烧,原料的蒸煮和酒的蒸馏在甑内同时进行。一般先蒸面糟、后蒸粮糟。蒸馏时要中温流酒,然后加大火力蒸粮,以促进原料淀粉糊化。蒸粮要求原料柔熟不腻,内无生心,外无粘连。在蒸酒过程中,原料和酒醅都受到处理,并把粮香也蒸入成品酒内。
5. 打量水、摊凉、撒曲:根据发酵基本原理,糊化后的淀粉物质必须在充分吸水后才能被酶作用,转化生成可发酵性糖,再由糖转化生成酒精。粮糟蒸馏后需立即加入85℃以上的热水,这一操作称为“打量水”。摊凉后的粮糟应加入适量大曲粉,提供发酵微生物。撒曲后要翻拌均匀,才能入窖发酵。
6. 封窖发酵:待糟醅入窖完毕后,在其表面覆盖6~10cm的封窖泥。封窖泥是用优质黄泥和窖皮泥踩柔和熟而成的。将泥抹平、抹光,每天清窖一次,提高酒糟中的香味物质含量。待糟醅发酵好后将其取出,开始蒸粮蒸酒,即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酿酒循环。
酱香型白酒与浓香型白酒的区别
1. 酿造工艺:浓香型白酒采用中温大曲、生产周期为40-60天、一斤高粱可出三两酒。而酱香型白酒采用高温大曲、一斤高粱可出2两酒、生产周期至少为5年,其中1年生产期、3年陈酿期、1年勾兑后陈酿。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更为复杂,生产周期更长。
2. 成本区别: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周期和贮存期一般只有几个月,市场产量很高,成本相对较低。而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序复杂、窖藏期长,成本较高,更适合礼品赠送和高端宴请消费。
3. 口感区别:浓香型白酒具有芳香浓郁、绵柔甘洌、香味协调、入口甜、落口绵、尾净余长等特点。而酱香型白酒的香气香而不艳、低而不淡、醇香幽雅、不浓不猛、回味悠长。
我国白酒的名称
在我国,白酒过去叫烧酒、高粮酒,新中国成立后统称白酒、白干酒。白酒也是无色的意思,白干酒也是不掺水的意思,烧酒也是将经过发酵的原材料入甑加热蒸馏出的酒。白酒的名字多种多样,有的以原材料命名,如高粱酒、大曲酒、瓜干酒等;有的以产地命名,如茅台、汾酒、景芝白干、曲阜老窖、兰陵大曲等;有的以名人命名,如杜康酒、范公特曲等;还有的按发酵、贮存时间长短命名,如特曲、陈曲、头曲、二曲等。二锅头、回龙酒等则是以生产工艺的特点命名的。
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活的人们,你可以不爱喝酒甚至不喝酒,但是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中国酒。因为我国的白酒种类繁多,它们的口感各不相同。浓香型白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口感,备受喜爱,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之一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浏阳河酒生产-五粮液厂生产浏阳河酒到哪年
2025-09-06 01:27:21寿光宏源酒业:山东白酒瑰宝的历史、特色与保险解析
2025-09-04 02:21:43白酒新品方法如何制定和推广?
2025-09-02 00:37:12泸州老窖窖之雅「52度泸州老窖雅系之梅」
2025-08-30 00:31:54宣城酒厂可以打散酒吗「安徽宣酒厂」
2025-08-29 00:11:41